塑膠鋼(POM 聚甲醛)常被叫做「工程塑膠裡的鋼鐵」,因為它兼具金屬的強度與塑膠的輕巧,廣泛用在汽車零件、齒輪、滑軌到家用電器。
很多人可能聽過這個材料,但不太清楚它到底有什麼特性、又該怎麼挑選。
其實塑膠鋼不只耐磨、低吸水,還能在精密加工上保持穩定度,難怪被業界大量採用。
不過,它也有一些限制,像是不耐強酸強鹼或長時間曝曬。
本篇就帶你快速認識塑膠鋼的性能、應用與選材技巧。
塑膠鋼是什麼?
塑膠鋼/POM(聚甲醛)的化學結構
塑膠鋼的正式名稱叫 聚甲醛(Polyoxymethylene, 簡稱 POM),是一種結晶型工程塑膠。
它的分子結構規則、鏈狀排列整齊,因此具備高強度與剛性。
這種材料的分子像是「整齊排好的士兵」,能承受外力又不容易變形。
由於分子鏈之間緊密,POM 的吸水率很低,在潮濕環境下也能維持穩定的尺寸精度。
這就是為什麼它被廣泛應用在需要高精度和耐磨的零件上。
常見型號與分類
POM 材料主要分為兩大類:
- 均聚甲醛(POM-H):剛性高、強度佳,常用於承受高負荷的零件。
- 共聚甲醛(POM-C):耐熱性和耐化學性更好,適合在嚴苛環境中使用。
此外,市面上還有經過 玻璃纖維強化、潤滑劑添加或抗紫外線改質 的 POM 等級,可針對不同需求進行應用。
例如:需要耐磨的齒輪會使用添加潤滑劑的版本,而戶外產品則可能選擇具備抗 UV 的配方。
與其他塑膠相比的差異
很多人會好奇:塑膠鋼到底和其他塑膠有什麼不同?
- 對比金屬:POM 雖然沒有金屬那麼硬,但重量只有金屬的一小部分,加工更容易,也不會生鏽。
- 對比尼龍(PA):尼龍吸水率高,遇濕度尺寸容易變化,而 POM 幾乎不受影響,精密度更好。
- 對比 PVC:PVC 多用在管材或建材,強度和耐磨性不及 POM,兩者應用場景差異很大。
因此,POM 才會被稱為「塑膠界的鋼鐵」,因為它在強度與穩定性上表現突出,能取代部分金屬用途。
為什麼會被稱為塑鋼?
POM 最早由德國與美國的化工公司在 1950 年代研發,因為它兼具「像鋼一樣的剛性」與「塑膠的輕量與加工性」,所以很快就被市場接受。
台灣早期常把這種材料直接稱作 「塑膠鋼」,用來突顯它既輕便又耐用的特性。
隨著工業需求增加,POM 被大量用於汽車零件、電子元件與建築五金,成為工程塑膠中使用率僅次於 ABS、尼龍的重要材料之一。
也因為它耐磨又耐衝擊,在一般人眼裡的印象就等同於「能取代金屬的塑膠」。
塑膠鋼的主要性能與優勢
機械強度、剛性與耐磨性
- 高強度與剛性,可承受拉力、壓力與衝擊。
- 在齒輪、軸承等持續摩擦的零件中,具優異耐磨性。
- 不會像金屬一樣生鏽,也不像軟塑膠容易磨損,兼具耐用與輕巧。
尺寸穩定性與低吸水性
- 吸水率極低,即使在高濕度或長時間接觸水分下仍能維持尺寸。
- 適合製作滑塊、連接器、精密齒輪等高精度零件。
- 相比尼龍,POM 的尺寸穩定性表現更佳。
耐化學、耐油與耐油類環境的表現
- 對潤滑油、汽油、清潔劑、脂肪類等化學品有良好抵抗力。
- 廣泛應用於汽車零件與機械零組件。
- 不耐強酸與強鹼,需避免或加上防護措施。
摩擦係數小與自潤滑性、加工容易度
- 表面摩擦係數低,運動阻力小,能「自己滑順」。
- 適合用於滑塊、滑輪、軸承等零件,減少潤滑油需求。
- 加工性佳,適合 CNC 車削、銑削、射出成型,表面光滑精準。
工作溫度範圍與熱穩定性限制
- 適用溫度範圍 -40°C ~ 100~120°C,能應付多數工業環境。
- 長時間高於 120°C 會導致分子結構改變,尺寸與性能下降。
- 燃燒時會釋放甲醛等氣體,不適合耐高溫或防火用途。
塑膠鋼的限制與挑戰
不耐強酸/強鹼與氧化劑(化學攻擊)
- 容易被硫酸、硝酸、氯氣等強腐蝕性化學物質破壞。
- 長期接觸會導致脆化、裂解,縮短零件壽命。
- 適合在中性或弱酸弱鹼環境中使用,避免高腐蝕環境。
想耐候性差,紫外線與日曬對性能的影響
- 長期曝曬會造成表面粉化、發黃、變脆。
- 室內環境影響不大,但戶外應用需添加抗 UV 劑。
- 若是長期戶外使用,建議改選耐候性更好的材質。
高溫或火焰下的安全性問題
- 穩定工作溫度約 -40°C~120°C,超過易劣化。
- 遇高溫或火焰會釋放甲醛等有害氣體。
- 不適合作為耐高溫、防火用途的材料。
成型與加工時的尺寸收縮或變形問題
- 射出成型後有收縮率,若設計未考慮會影響精度。
- 厚薄不均或複雜結構容易在冷卻時翹曲變形。
- 模具設計與製程參數需特別控制,才能確保品質穩定。
塑膠鋼的應用領域與實例
汽車零件與機械零組件
- POM 具備高剛性與低摩擦特性,非常適合用於汽車齒輪、燃油系統零件、座椅滑軌、軸承座等。
- 相比金屬零件,重量更輕、不會生鏽,還能降低潤滑需求。
- 在高負荷與持續摩擦的情況下,仍能保持穩定性能,延長零件壽命。
電子電氣與消費性產品
- 由於 POM 的尺寸穩定性佳,廣泛應用在電子設備內部的精密小零件。
- 常見例子包括電器開關、連接器外殼、固定支架與插頭零件。
- 其優勢是能承受頻繁插拔與機械應力,不容易鬆脫或變形。
建築與門窗類型應用
- 建築領域常利用 POM 的自潤滑與耐磨特性,製作窗戶滑道、門鎖零件、滑輪及其他五金配件。
- 這些零件在長時間使用下仍能保持順暢,降低維修頻率。
- 同時具備輕量化與安裝容易的優勢,特別適合現代建築設計。
工業機械與運輸裝備
- 在工業機械中,POM 常被用於鏈條導軌、輸送帶零件、泵浦葉輪與閥門元件。
- 這些場合需要耐磨、低摩擦且能在油品環境下正常運作,POM 正好符合需求。
- 在運輸設備(如鐵路、物流設備)中,也能見到 POM 製成的滾輪與連結零件。
想要畫上螢光筆的那串文字耐磨板、精密模具零件等需特性高的部位
- POM 可加工成耐磨板,用於需要持續摩擦的滑動面,降低能耗與磨損。
- 在模具產業中,POM 常被用作治具、導向件或臨時測試零件,因為它能在加工後保持精準尺寸。
- 某些醫療器材、運動器材與特殊工業零件也會使用 POM,因為它兼具剛性與加工靈活度。
如何選材與設計指標(選擇合適的塑膠鋼)
根據負荷/強度需求選擇型號與牌號
- 若零件需要承受較大拉力或衝擊,建議選擇 POM-H(均聚甲醛),剛性與強度更佳。
- 若使用場景更注重耐熱、耐化學性,則可考慮 POM-C(共聚甲醛),在嚴苛環境下表現更穩定。
- 特殊需求還可選擇添加玻璃纖維、潤滑劑或抗 UV 的改質牌號,滿足不同應用。
考慮環境條件
- 溫度:POM 適用範圍為 -40°C~120°C,若需長時間耐高溫,就要另選其他材質。
- 濕度:由於 POM 吸水率低,即使在潮濕環境下仍能保持尺寸穩定,是戶外半密閉零件的好選擇。
- 化學品:若零件會接觸油品、溶劑多數沒問題,但要避免長時間暴露於強酸或強鹼環境。
加工方式與後處理
- POM 加工性佳,適合 CNC 車削、銑削,可得到表面光滑、尺寸精準的零件。
- 射出成型時需控制冷卻速度,避免因收縮率高導致翹曲或變形。
- 某些高精度零件可進行研磨或後處理,以進一步確保尺寸精度與表面平整度。
尺寸與公差控制,以及設計時如何避免變形與失效
- 在模具設計時,必須考慮 POM 的收縮率(約 2%~3%),避免尺寸誤差。
- 厚薄差異過大的設計,容易在冷卻後翹曲,因此需盡量保持厚度均勻。
- 建議在設計中增加補強肋、支撐點,減少因長時間受力而產生變形。
成本與經濟性
- POM 的價格雖高於一般塑膠(如 PVC、PP),但比金屬便宜許多。
- 在需要高耐磨、高強度的零件上,POM 可有效延長壽命,減少維修與更換頻率。
- 選材時應綜合考量 初期成本、耐用度、維護費用,才能達到最佳經濟效益。
塑膠鋼 總結
塑膠鋼(POM)就是一種兼具強度、耐磨性和穩定度的工程塑膠,被稱作「塑膠界的鋼鐵」一點也不誇張。
它能取代部分金屬應用,還能在潮濕、摩擦環境中維持穩定表現,難怪在汽車零件、電子產品到門窗五金都有它的身影。
不過,它也不是完美材料,像是遇到強酸鹼、長期日曬或高溫環境,就容易出現劣化或變形。
所以在選材時,除了看性能,也要配合實際使用情境與成本考量,才能讓產品發揮最大效益。
塑膠鋼 常見問題FAQ
Q1:塑膠鋼可以回收再利用嗎?
可以,但需要透過專業回收與再製程序。POM 屬於工程塑膠,回收難度比一般塑膠高,通常會再製成次級零件。
Q2:塑膠鋼會導電嗎?
不會,POM 屬於絕緣材料,因此常用在電子電氣元件,能避免漏電或短路。
Q3:塑膠鋼可以接觸食品嗎?
可以,但需選用符合食品級認證的 POM 等級,才能安全應用於飲水機零件、食品加工設備等。
Q4:塑膠鋼和 ABS 塑膠差在哪裡?
ABS 韌性較佳,適合耐衝擊外殼;POM 剛性、耐磨性更優,適合精密零件與滑動機構。
Q5:塑膠鋼能用 3D 列印嗎?
雖然 POM 可以加工,但因收縮率高、不易附著,目前 3D 列印難度大,通常以 CNC 或射出成型為主。
Q6:塑膠鋼有顏色選擇嗎?
常見顏色以白色、黑色為主,但也能依需求添加色母粒,製成藍色、綠色等不同顏色版本。
Q7:塑膠鋼適合長期浸泡在水中嗎?
適合,因為吸水率低,性能穩定。但若水中含有氯或強化學物質,仍需注意材質劣化風險。